日本地震危机撕毁中国汽车零部件业画皮
来源:腾讯汽车 编辑:duzi 时间:2011/4/2 浏览:0
唯有大危机才能引发大关注,也唯有大危机才能暴露大问题。在全球化融合日益密切的今天,任何一个地方的动荡或者危机,都会给其他地方带来深刻的反思。利比亚局势牵动全球利益的神经,日本地震所带来的,也不仅仅是核辐射的危机。
在中国汽车行业,因日本地震危机而暴露的零部件系统建设问题,已经无法被掩盖。多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因合资车企国产化率的提高而逐步修复的一张画皮,在这次日本地震之后被彻底撕毁。画皮背后,竟然是一张极度丑恶的面容。
如果说中国汽车零部件系统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规模,这规模也是在牺牲中国零部件行业利益的基础上形成的。众所周知,在零部件领域国家是完全放开合资股比的,中国市场处处是纯外资的零部件工厂。在整车厂全球采购大旗的掩盖下,零部件自主缺失被长时间忽略。
国家和政府针对合资车企国产化率的要求,促成合资车企的国外零部件供应体系大举搬迁至国内。所谓的国产化率,不过是合资车企零部件供应商在中国本土下了一个崽而已。中国本土得到的是大量的供应廉价劳动力的机会以及更多的环境污染,至于在技术、自主零部件体系建设等领域,仍然是一筹莫展。所谓“轰轰烈烈干几年,结果还是解放前”就是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悲惨现状。
现实可能比这个更加恐怖,因为画皮画不了心。尽管合资企业在大幅提高零部件国产化率,而且形成了围绕合资厂而建立的零部件企业群。但是提高国产化率的背后,真正隐藏着两大危机。其一是国产化部件的某些核心零件,仍然是通过国外生产进口的模式,而且国外企业在国产化的过程中,还存在更多的国外上游供应企业。其二是核心零部件,仍然是通过进口来解决的。以此次日本地震为例,中国的几大日系合资车企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一汽丰田、东风本田、东风日产等,均受到核心零部件供应的影响,而导致某些生产厂大幅缩减生产计划,甚至陷入半停产状态。
自此,“国产化程度高”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领域一张纯粹的画皮。这次爆发的问题是日系合资企业,但是映射的却是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环境。尽管围绕着合资整车企业聚集着一大批一二级供应商,然而这些供应商的上游供应商许多都在国外。发动机、变速箱等等关键零部件仍然是由合资车企的主要供应商在本土生产,一些核心零部件技术也并未引进国内消化。
隐藏在零部件背后,还有更糟糕的一条暗线,那就是画皮是需要人心来养护的。在中国汽车零部件领域,这个“人心”就是大量的零部件供应环节的利润。熟悉中国汽车市场的朋友们都知道,合资企业产品之所以定价如此之高,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刻意放开了采购环节的利润,抬高了生产制造成本,让整车销售利润很大一部分在制造环节的前端就通过零部件采购被零部件供应商截留了。这些零部件供应商要么是属于合资外方的本土品牌,要么就是合资外方的控股公司甚至全资子公司。
反观我们的政府和企业,做什么事情只会停留在表面功夫。为了提高所谓的零部件国产化率,可以完全放开零部件合资股比。为了提高所谓的零部件国产化率,可以放任核心零部件缺失,引进的是大量边缘零部件,赚取国产化率比例上的那个无足轻重的数据指标。
今天是日本地震,激发了中国零部件领域一场不亚于地震的影响。如果明天是美国、德国、韩国、法国呢?中国汽车何时才能建立成熟的不仰人鼻息的零部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