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独有偶,去年下半年以来,丰田等国际知名大牌汽车在全球接二连三地宣布召回,主要原因也是因为供应商供应的零部件出现质量问题。
随着召回不断,零部件质量问题越来越受社会关注。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表示,召回事件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又一个零部件生产、检测过程的管控失误,是零部件质量问题。有关专家呼吁,中国汽车召回范围应该扩大到零部件企业。
零部件召回是发达国家惯例
自中国实施汽车召回以来,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已完成召回缺陷汽车321万辆,为社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30亿元。目前我国已将M1类(9座以下载客汽车)、M2、M3类客车、N类、O类等全部车辆(摩托车除外)纳入缺陷产品召回管理范围。正如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副司长惠博阳在去年8月28召开的货车召回制度宣贯会上所说,目前我国汽车召回已经实现良性发展,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但是,一部汽车由几万个零部件组成,只要有一个零部件发生质量问题或设计有缺陷,都会给汽车埋下不安全隐患。召回实施近6年来,我国一直是对整车实施召回,并没有开始对汽车零部件实施召回。有资料显示,自2004年至2009年期间,因汽车零部件缺陷而发布召回的比例占5年召回总数量的30%。其中,制动配件类缺陷问题最多。曾有召回专家告诉记者,之所以目前尚未实施零部件召回,主要是因为目前中国有实力的零部件企业不多,一家零部件企业可以向多家整车企业、多品牌提供服务。一旦该零部件出现问题,召回涉及的范围太大,而且目前我国零部件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还较差。
记者了解到,在国外,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召回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仅2008年,美国NHTSA(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共召回汽车778次,其中,轮胎召回20次、零部件召回66次。显然,零部件召回,这已是大势所趋的事情。
零部件质量拖累行业发展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汽车产销国,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研发能力、技术水平、科技含量、产品附加值等方面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占乘用车市场份额40%的自主品牌汽车档次较低,质量稳定性相对较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汽车行业的自主零部件产业还很不适应整车发展的需要,拖了中国汽车工业健康发展的后腿。
我国现有7500多家规模以上的零部件企业,但是能生产出高质量、高技术含量的零部件企业却很少,大部分处于仿制或局部开发的状态。我国零部件的装备水平与国外的差距大约为15年。零部件企业如何更有效地把关零部件质量,是关乎企业生存、广大车主生命的大事。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没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的愿望就不可能实现。他建议中国的零部件企业,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国外中小零部件企业的合作,提高基础技术实力。与国外零部件企业合作,购买产品、工艺技术和关键工艺装备等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他认为,一些综合实力强大的零部件企业集团,应适时并购或入股国外陷入困境的中小零部件企业,获得产品的品牌、技术,拉长产业链,实现跨越式发展。此外,零部件企业还应积极拓展国际零部件售后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整车配套市场,努力提高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国际化水平。
车企也要学会风险分担
在没有正式对零部件企业实施召回之前,为了避免大规模召回的风险,专家建议,汽车企业在选择零部件商时可以“脚踩两只船”,这样,可以分担召回风险。
今年3月,通用汽车召回的经验就说明了这一点。据通用汽车相关人士介绍:在中国市场生产的轿车,没有采购与海外市场相同的零部件商的产品,所以减少了中国市场的损失。去年丰田在美国大范围召回时,中国市场比较平静,也是因为中国丰田车与美国丰田车的零部件供应商不同。据丰田汽车内部人士透露,丰田向全球供应商进行商品采购时,会分为两种情况。一种被称之为“丰田图”,它是由丰田设计开发的零部件结构图经过探讨后把图提供给当地供应商生产加工。第二种叫做“认可图”,是丰田公司向供应商提出技术要求,零部件供应商自主开发,在达到丰田技术许可后丰田再采用他们的零部件。两种采购“图”径的实施,使广汽丰田有效避免了大规模召回。